为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公平就业和人身财产权益,人力资源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以纠治各类网络招聘乱象为重点,组织各地区深入开展2025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在担当作为中精准聚焦。就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各地各部门在扎实抓好稳就业的同时,要及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在招工求职的高发期,要聚焦聚力,针对职场中的各种招聘乱象进行全面治理整顿。一些不法单位和个人未经行政许可、逃避监管,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其中部分非法职业中介活动从线下迁移至网上,利用各类互联网平台常态化发布招聘岗位,开展职业介绍,其中不乏大量涉嫌就业歧视、虚假招聘、“招转培”、“培训贷”等违法信息,有的甚至涉及以招聘为名实施诈骗犯罪活动,严重侵害劳动者公平就业和人身财产权益。对此,各地各部门尤其是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及时发现各类招聘乱象。尤其是那些穿着各种“马甲”的网络招聘骗术,各地各部门要引起重视,拿出责任担当,通过“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并进行整治。
在汇聚合力中重拳出击。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部门,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协调协同。从人力资源到中央网信办,从公安部,到教育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各部门既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切实履职尽责,也要打好“组合拳”,让各类招聘乱象无处藏身。对于有关互联网平台企业而言,要主动担起监管责任,对各类网络招聘进行严格把关,对相关账号及其运营主体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资质进行核验,不能让各种无资质的账号钻空子,更不能让各种招聘乱象大行其道。相关部门通过认真查验与群众反馈,对未经许可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活动的账号进行集中筛查,目前已按有关法律规定和平台运营规则采取暂停发布招聘信息功能等处置措施。同时,对于严重危害求职者利益的账号与个人进行重拳出击,并总结经验教训,拿出补救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度发生。
展开剩余30%在宣传警示中科学防范。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既要严厉打击,也要警示防范,要通过典型案例向广大求职者知晓各种招聘乱象。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持续提升广大求职者的防范意识,警惕各类招聘“陷阱”,注意查询相关网络招聘机构是否具有合法资质,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招聘岗位信息。一旦发现就业权益和人身财产权益遭受损失,及时联系有关部门依法投诉维权。增强识别就业“陷阱”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识与能力,不走所谓的“求职捷径”,警惕潜在的“高薪骗局”。通过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多渠道甄别,不盲目轻信;不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谨慎对待索要敏感信息、扣留证明原件等行为。主动了解学习求职就业有关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如在求职中本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蒲都文)
发布于:北京市万隆优配-炒股配资股票开户-证券配资炒股-正规股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